close


標題:

全球面板產業概況(急20點)

發問:

由於作報告需要目前全球面板產業概況 最好還有面板產業之定義與與我國面板產業發展現況

最佳解答:

液晶顯示器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液晶顯示器產業市場之分析 ( 一 ) 需求面分析 顯示器產業,是繼半導獵產業之後,全球重要的產業之一。根據Display Search的研究指出,今年全球DRAM營收將達228億美元,晶圓代工營收為213億美元,合計兩者營收將高達441億美元,可是面板廠預估今年營收將高達477億美元,DRAM與晶圓代工廠的投資金額比面板廠大很多,但營收卻比面板廠小,顯示面板產業的投資效益超過半導體產業。 表一全球大尺吋面板需求量 單位:K PCS 年度 LCD TV LCD Monitor NB PC 2002 1400 31800 29500 3600 66300 2.11% 47.96% 44.49% 5.43% 2003 4310 54340 38560 4300 101510 4.25% 53.53% 37.99% 4.24% 2004(F) 9200 75280 46800 5200 136480 6.74% 55.16% 34.29% 3.81% 2005(F) 14800 98200 50760 5800 169560 8.73% 57.91% 29.94% 3.42% 2006(F) 22000 122800 53660 6200 204660 10.75% 60.00% 26.22% 3.03% 資料來源:PIDA、電子時報2004/04 表二 主要競爭國家次世代液晶顯示器生產線 區域 廠商名稱 X(mm) Y(mm) 世代 最大月產產能(k sheet) 量產時程(F) 日本 Sharp(夏普) 1500 1800 6 45 2004Q1 1500 1800 6 30 2005Q4 2100 2400 7.5 30 2006 韓國 LG.Philips LCD 1000 1250 5 60 2002 1100 1250 5 60 2003Q2 1500 1850 6 90 2004Q4 2120 2320 7.5 ─ 規劃中 Samsung(三星) 1100 1250 5 100 2003Q2 1100 1300 5 100 2003Q4 1870 2200 7 100 2005Q2 S-LCD 1870 2200 7 0 規劃中 中國 BOHydis 1100 1300 5 60 2005Q1 SVA-NEC 1100 1300 5 45 2004Q4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ITIS計畫 圖片參考:http://twbusiness.nat.gov.tw/images/industry2_1.jpg 圖一TFT-LCD產值區域比暨預測 表三 台灣次世代液晶顯示器生產線 廠商名稱 X(mm) Y(mm) 世代 最大月產產能(k sheet) 量產時程(F) AU Optronics (友達光電) 1100 1250 5 70 2003Q1 1100 1300 5 70 2004Q2 1500 1800 6 90 2005Q2 Chi Mei (奇美電子) 1100 1300 5 120 2003Q3 1300 1500 5.5 100 2005Q1 1500 1850 6 90 2004Q4 CPT (中華映管) 1500 1800 6 30 2005Q2 Hannstar (瀚宇彩晶) 1200 1300 5 90 2004Q1 1500 1850 6 30 2006Q1 2120 2450 7 ─ 規劃中 Innolux Display (群創) 1100 1300 5 35 2004Q4 Quanta (廣達) 1100 1300 5 60 2003Q2 1500 1800 6 90 2005Q3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IT IS計畫(2004 / 06) 圖片參考:http://twbusiness.nat.gov.tw/images/industry2_2.jpg 圖二 台灣TFT-LCD產業在各應用市場的佔有率 表四台灣重要液晶顯示器廠商產品分佈 廠商名稱 主要產品 台塑、華映、友達 PDP電漿顯示器 錸寶、勝國、東元激光 OLED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 勝華、光聯、碧悠、美相 TN LCD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 華映、勝華、南亞、光聯、碧悠、國喬、凌巨、高雄日立、台灣愛普生 STN LCD超扭轉式向列型液晶顯示器 友達、奇美、華映、翰宇、廣輝、統寶、元太 TFT 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資料來源:工研院電子所 圖片參考:http://twbusiness.nat.gov.tw/images/industry2_3.jpg 圖三 全球TFT-LCD產業發展歷程 表五2002~2006年台灣TFT-LCD產值預估 單位:K PCS 年度 TN / STN TFT LCD(含LTPS) 總計 2002 21110 210101 231211 2003 21125 313942 335067 2004(F) 21502 445621 467123 2005(F) 19489 546131 565620 2006(F) 17422 575404 592827 資料來源:PIDA、電子時報2004 / 04 2009-01-09 03:11:48 補充: 2004年預估,全球筆記型電腦對液晶面板的需求為4,680萬台,液晶電視為920萬台,液晶顯示器為7,500萬台左右。這些資料為單項產品對液晶面板的需求量,由於用在液晶電視的面板與用在LCD Monitor或者筆記型電腦的面板尺吋不同,液晶電視面板的尺吋可能要比筆記型電腦用的面板大5倍以上,因此,如果按液晶面板的面積計算,液晶電視對液晶面板的需求遠遠大於LCD Monitor。按單項產品計算,2003年全球液晶顯示器市場中,LCD Monitor市場需求量約占53%,筆記型電腦占38%,液晶電視只占4% ( 表一 )。 2009-01-09 03:12:03 補充: 2003年全球液晶顯示器市場需求量最大是北美洲,其次是西歐。西歐進入液晶顯示器市場較早,市場發展一直較平穩;市場成長速度最快的是亞太地區,市場需求量在全球排名第三位。亞太地區液晶顯示器市場快速成長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大陸的市場,預計2004-2005年是大陸顯示器市場發展關鍵的兩年。 2009-01-09 03:12:17 補充: 液晶顯示器應用市場一般預料將不斷擴大,其中多媒體將是液晶顯示器的最大需求,也是液晶顯示器未來發展的趨勢;在專業的領域裏,將通過連接多個顯示器進行顯示;通過讀卡器,把拍攝好的照片直接輸入液晶顯示器進行顯示;這些特殊的應用市場,也會使液晶顯示器市場有一個很大的需求量。目前筆記型電腦外接顯示器的需求量還非常小,未來如果所有的筆記型電腦都會在某一些場所內外接一個的顯示器,則屆時液晶顯示器市場就會等於或者超越PC的市場。 2009-01-09 03:12:30 補充: LCD監視器替代CRT監視器的效應仍在擴大之中,結果使得CRT監視器產業逐漸衰退,2003年資料顯示,CRT顯示器已呈現負成長 ( -16% )。CRT監視器市場的未來取決於LCD監視器市場的發展, 2003年,由於LCD監視器面板供應不足,CRT監視器仍佔據市場需求量很大的比重,但2004年CRT監視器將失去市場主流的地位,LCD監視器市場需求量將首次超過CRT監視器。 2009-01-09 03:12:44 補充: 2004年,第五代液晶顯示器生產線預計將進入量產階段,下半年LCD監視器價格也將進入一個調整期,對於 CRT監視器市場需求量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2003-2006年CRT監視器市場將以每年平均20%速度遞減,未來CRT監視器市場需求會保持在特殊的專業領域市場,也包括低收入的消費群體。2004年,全球大尺吋面板的市需求量,預估仍會較2003年大幅成長34.4%,其中LCD監視器仍占需求量的最大比重,達到55.1%,較2003年所占比重53.5%提高。 2009-01-09 03:13:08 補充: ( 二 ) 大尺吋面版及第六代生產線是市場主流 據估計,2006年全球液晶顯示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億台 ( 表一 ),其中,應用在液晶監視器部分為1億2,000萬台,約占60%,筆記型電腦部分5,400萬台,約占26%,液晶電視部分2,200萬台,約占11%。 全球主要大尺吋TFT-LCD生產國為日本、台灣及韓國,目前全球有十座五代線及一座四.五代線液晶面板廠,分別為韓國的LG. Philips LCD二座、三星電子三座;台灣的友達光電、奇美、瀚宇彩晶、廣輝、華映等共有六座; 2009-01-09 03:13:16 補充: 2004年將有群創科技一座五代及日本夏普一座六代線液晶面板廠加入生產。 而大陸近年亦積極呈現前進平面顯示器市場的野心,除了上海廣電與日本NEC合作之外,京東方則併購韓國Hydis,順利取得進入TFT LCD的門票,並預估於2005年正式加入五代線的生產行列,漸漸在國際上取得一席之地。( 表二 ) 2009-01-09 03:13:31 補充: 2003年,韓國大尺吋液晶面板產業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2%左右。三星電子TFT-LCD三條第五代生產線,預計2004年三星三條五代線將達到全球面板業最高月投片量20萬片。與日本SONY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已完成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儀式,雙方總投資額為20億美元,預計2005年夏季開始投產。 LG.Philips LCD兩條TFT-LCD第五代生產線,2003年底月投片提高到12萬片。第六代TFT-LCD生產線投資金額為15億美元,玻璃基板規格採用1500mm×1850mm,最大月投片量為9萬片,將於2005年啟用。 2009-01-09 03:13:45 補充: 日本是最早發展液晶產業的國家,但在2000年間已被韓國超過,2002年再被台灣超過,2003年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場佔有率為19.5% ( 圖一 )。隨著韓國及台灣廠商陸續開出大尺吋面板生產線產能,日系液晶面板廠商在價格競爭上已失去原來的優勢,如日立Display、富士通已逐步降低大尺吋LCD面板生產比重,提高小尺吋LCD面板產量,以減弱大尺吋面板市場降價競爭所帶來的衝擊。 2009-01-09 03:13:59 補充: 日本夏普TFT-LCD第六代生產線將於2004年一季度投產,是全球首家表態進入第六代的廠商,投資金額1,000億日元,第一階段月投片量約2.5萬片。日本夏普在全球液晶電視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是全球最大LCD TV面板製造商。 東芝松下Display ( TMD ) 生產大尺吋LCD面板,今後將加速移往海外,日本生產基地則以生產高附加值的手機用小尺吋LCD面板為主。未來10英吋以上大尺吋LCD面板生產業務將移至新加坡廠,新加坡廠於2002年8月投產,目前以生產12~17英吋LCD面板為主。 2009-01-09 03:14:12 補充: 大陸自2002年上半年就傳出上廣電與NEC合資及北京東方投資液晶面板五代線,但到目前為止兩家都停留在建廠階段,相對於全球液晶面板大廠三星電子、 LG.Philips LCD、夏普、友達光電等均已開始投入第六代成七代面板生產線相比,仍落後一段。其原因在於,一是由於投資液晶面板產業需要幾十億元的資金,對於大陸內地廠商是史無前例的,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也是相對謹慎;二是與國際大廠相比,大陸內地廠商缺乏相應的上下游產業鏈整合規模化從資本融資經驗;三是缺乏相關技術人員;四是大陸內地涉足大尺吋液晶面板產業較晚。 2009-01-09 03:14:24 補充: 從韓國及台灣液晶面板廠選擇投資七代線及六代線狀況比較,我國面板廠商以選擇六代線為主 ( 表三 ),因七代線與六代線投資金額玻璃基板差距可觀,難度更高,投資六代線保險係數要高一些。六代廠的玻璃比五代更大、更薄,生產過程及搬運中困難度相對更高,但七代線風險更高,由於六代線已經有夏普、LG.Philips LCD的投產經驗可供參考,目前宣佈投資七代線的三星電子仍屬於規劃階段。 2009-01-09 03:14:43 補充: 友達光電有兩座TFT-LCD第五代生產線,月投片量將達到12萬片。在台灣中部科學園區投資規劃興建第六代或第七代TFT-LCD新廠,總投資金額達1,425億元新台幣,預計在2005年3月完工投產。 翰宇彩晶TFT-LCD第五代生產線月投片量為9萬片,2003年四季投入生產。在台灣南科將設立第一條六代線,於2004年二季度建廠後,將再設立另一座六代廠或七代廠,二座廠的投資額達2,000億元新台幣。 2009-01-09 03:14:48 補充: 中華映管TFT-LCD第四.五代生產線,投片量已達到滿載7.5萬片;該公司3年內將投資900億元新台幣用於建設液晶面板六代線,月投片量9萬片,預計2004年底或2005年初投產,中華映管是台灣第一家,也是全球第四家宣佈投入六代廠的廠商,是台灣惟一擁有TFT面板及等離子電視(PDP)廠的廠商。而鴻海集團群創光電公司TFT-LCD第五代生產線最大投片量為5萬片。 2009-01-09 03:15:01 補充: 奇美TFT-LCD第五代生產線於2003年四季度起正式投產,是台灣第三家五代廠投產的TFT-LCD面板廠商,也是全球最大單一廠區最大產能的TFT面板廠,投片量為月12萬片玻璃基板,已宣佈投資3,000億元新台幣,在南科設立以電視面板為主的三座六代或七代廠。 廣輝電子TFT-LCD第五代生產線於2003年二季度投產,初期月投片量3萬片,嗣後投片量將逐漸提高至6萬片。七代線廠設廠地點定在桃科,投資金額800億元新台幣,包括一座彩色濾光片廠。 2009-01-09 03:15:20 補充: 二、液晶顯示器產業未來的趨勢 TFT-LCD產業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資本競賽,需要龐大的投資金額,有著極高的進入與退出障礙。投入該行業從「進入」到「投資」到「降低成本」到「再投資」等於是一條不歸路。如何進一步取得資金做下一階段的投資,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考量。因為,唯有不斷地投資擴產,才能保持領先。如同廣輝董事長林百里所說,未來必須每兩年建一座TFT廠,才能保有競爭優勢。 2009-01-09 03:15:26 補充: 台灣開始量產TFT-LCD,不過是最近三年的事。但由於TFT的製程與半導體十分相近,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所累積的人才與技術,使得台灣在切入TFT-LCD產業之後,能很快提昇品質與良率。再加上台灣TFT業者即使面對產業低迷時期,仍勇於投資,終於造就出台灣在此一產業的優勢地位。 2009-01-09 03:15:38 補充: 反觀日本廠商,在第四代生產線之後,投資腳步就畏縮不前,因此在強調不斷投資擴廠、提昇量產規模的TFT-LCD產業中,逐漸撤退,轉而發展先進技術與利基型產品。另一方面,韓國廠商發展TFT-LCD較台灣早,產業結構也較台灣完整,因此,現階段韓國廠商在成本與價格上,都具有主導的優勢。 面對投資金額龐大的TFT-LCD產業,再加上韓國廠商投資腳步的快速,台灣廠商若要在這個產業生存,只能選擇跟從韓國廠商的腳步繼續投資。一旦跟不上領先者投資的腳步,就只能宣告退出。TFT產業儼然成為一場資本競賽。 2009-01-09 03:16:00 補充: TFT-LCD的應用,以筆記型電腦、監視器、手機為主。LCD TV則因為使用面積較大,並且可進入一般家庭市場,特別受到矚目。目前,台灣的TFT-LCD面板有九成八的業務仰賴競爭激烈且毛利率較低的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顯示器, 然而面對未來產品趨勢朝向小型化(如手機,PDA)及更大型化 (如LCD TV)發展,台灣廠商下一步投資的重點,有可能針對此兩項較弱的市場。( 圖二 ) 2009-01-09 03:16:21 補充: 在LCD監視器方面,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估計, LCD監視器占整體監視器出貨比例將由2002年26.28%,向上提升至2003年的36.74%。相對地,全球CRT 監視器呈現持續衰退現象。此外,根據五代廠設廠進度與產能供需,預計最快2004年下半開始,LCD監視器出貨可望超過CRT監視器,2005年比重可望超過50%。 2009-01-09 03:16:26 補充: 至於新興的液晶電視機市場,由於液晶面板價格偏高,市場需求不如預期。不過,根據Display Search預測,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將於今後一、二年內大幅滑落,30到40吋等大尺吋面板價格的跌幅將大於15至20吋面板價格的跌幅。Display Search指出,2004年以後30至40吋面板價格跌勢可望趨緩,2006年40吋面板價格約為1,000美元,30吋則為500美元;與2004年第1季相較,跌幅約為20%。 2009-01-09 03:16:38 補充: 至於中小尺吋的手機面板應用市場方面,目前可用於手機之顯示面板,以技術區分主要可分為STN、TFD、TFT、LTPS及OLED五種。然而,目前手機用面板,不管是單色或是彩色,主流技術仍是STN,而非TFT。但預計2004年在彩色手機市場成長的帶動下,五代線產能開出,廠商如三星、LG.Philips佈局中小尺寸,將二代及三代線轉為生產中小尺吋面板,台灣廠商也可望大規模開始供應彩色STN面板,友達、華映及奇美等TFT廠也將陸續加入中小尺吋面板市場戰局。( 表四 ) 2009-01-09 03:16:53 補充: 由於STN與TFT技術發展較其他技術為成熟,產業供應結構較完整,未來幾年之內主流技術仍將以STN與TFT為主。面板業界專家表示,2003年彩色手機面板大致由Color STN及TFT-LCD面板瓜分,兩者比重約為六四比。目前在日本上市的新手機中,已有75%以上內建了數位相機,讓TFT-LCD業者有很好的切入機會。此外,日本的彩色手機,目前也以TFT-LCD居多,Color STN成為少數。這種趨勢也可能在二、三年後在台灣或歐美流行,威脅到Color STN業者的生存。 2009-01-09 03:17:06 補充: 再以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商品17吋面板的供給來說,2003年包括LG.Philips、三星電子、友達、廣輝與奇美,都有五代廠產能陸續進入市場,華映也有一條第四.五代廠已經進入量產,有效產能幾乎全部瞄準17吋面板而來。「供給可能過多」是市場分析師幾乎全部看壞17吋面板未來價格走勢的主因。 此外,南韓廠商的17吋面板生產成本較台灣低,也是引發降價競爭討論的另一原因。據估計,南韓廠商的17吋製造成本比台灣製品低5~8%,一旦韓商出現強力競爭、以成本價格出貨,台灣面板廠可能將陸續出現流血競爭。 2009-01-09 03:17:35 補充: 事實上,第五代TFT-LCD生產線除了可以生產更大尺吋的面板之外,其主要意義是在於成本的降低。然而,影響供給平衡與市場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各廠商的集資順利與否、各廠商第五代生產線良率提升的速度、玻璃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等上游零組件供應鏈之建立、LCD TV市場接受的程度、廠商實際上切入市場的時機與主流尺吋的判斷,以及未來廠商合併的可能性。 2009-01-09 03:17:41 補充: 觀察未來台灣光電顯示器產品市場走勢,關鍵在於第五代面板生產的切入時間點與其良率的提升速度,以及台日韓產業的競合關係。在市場需求上,則要看LCD TV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而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驅動IC等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鏈是否能順利建立,以及各類型中小尺吋顯示器的技術發展與彩色面板量產情況,也將攸關TFT產業的生態變化。 2009-01-09 03:17:58 補充: 三、台灣液晶顯示器產業的最新發展 1999年以前,全球前10大面板製造廠中沒有台灣廠商,聯友及達碁兩家公司合併成友達後,2001年友達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製造商,而後奇美電子合併日本IDTech面板廠,迅速成為全球第四大面板製造廠,近年來華映、廣輝等陸續成為全球第五、第六大面板供應商,相對於日本廠商陸續退出TFT-LCD面板市場佔有率,顯示出台灣面板產業近四年的崛起相當快速。( 圖三 ) 2009-01-09 03:18:14 補充: 台灣自日本取得TFT-LCD專利授權並發展TFT產業後,迄今已成為全球重要面板產地,前後共花了八年時間。這三年來,台灣著眼於全球運籌佈局等考量,陸續將後段模組生產線轉赴大陸佈局生產;相對於韓國TFT廠商赴大陸佈局卻花了八年時間,顯示台灣TFT產業發展過程中,在資源運用及全球運籌佈局上較有成效。由於TFT-LCD產業穩定成長,在台灣光電顯示器總產值中,TFT-LCD所占比重高達95%以上,相對地TN / STN產值則呈現萎縮的現象 ( 表五 )。由於2004年台灣液晶顯示器產業之五代線TFT-LCD產能將進一步擴大,預估TFT-LCD產值將較上年度成長41.9%。 2009-01-09 03:18:28 補充: 台灣面板業之獲利,主要是來自電子資訊(IT)產品,因為台灣IT產品的生產效率,高於世界其他地方。例如液晶顯示器2002至2007年的複合成長率,全球平均是28%,台灣同期間的成長率卻高達33.5%,IT產業品牌大廠都到台灣來下單,帶動了台灣面板產業蓬勃發展。 從投資區域來看,2002年台灣占全球面板設備支出將近五成,已躍居全球第一名,大幅超越韓國的24.5%。2003年全球面板設備投資成長率47.8%仍落後台灣,台灣在面板設備的投資甚至在2004年都仍將名列全球第一。2006年,韓國將投資七代廠以上的設備,在面板設備支出或有可能超越台灣。 2009-01-09 03:19:07 補充: 根據工研院IEK-ITIS計畫的預估,台灣在2004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大TFT-LCD面板產地,估計台灣2004年生產的面板在全球的市佔率將達到40.5%,超過韓國40.1%,居全球首位。2003年台灣的面板在全球的市佔率為35.2%,落後韓國的42%,居第二位;日本的面板在2000年時的市佔率高達49.6%,隨後逐年下降,2003年的市佔率僅19.5%,預估2004年日本的市佔率將再降至15.7%。( 圖一 ) 2009-01-09 03:19:28 補充: 目前台灣與韓國面板大廠合計已控制全球近八成的市場,台灣五大面板廠商2004年總產值估計將達148.8億美元,首度超越韓國面板總產值146.44億美元。台灣面板產業在全球市佔率一再增加,更擺脫過去景氣循環的巨幅波動,已成為穩定性及成長性兼具的電子產業。 2009-01-09 03:19:33 補充: 台灣五大面板廠近年來的表現可圈可點,不過,與台灣實力在伯仲之間的韓國面板廠,也是毫不含糊。LG Philips LCD已決定投資26億美元建構第六代與第七代TFT-LCD廠,三星與新力合資成立的「S-LCD公司」,也將斥資近18億美元生產第七代產品,韓國坡州(Paju)LCD工業園區的群聚優勢不容小覷,台灣面板產業目前雖取得小幅領先地位,但面對韓國面板廠來勢洶洶,預料還有一場慘烈的激戰要打。 2009-01-10 16:47:40 補充: 不好意思 請問大大有看意見嗎? 還是我給的網址? 全文我放不下都放意見 網址是完整的 不知您要哪種資料?我去找給您 2009-01-10 16:49:15 補充: 我怎看這篇都是最完整的報告內容,不知您要怎樣的內容呢? 我自己是念經濟出身的,不知版大要的內容是哪種 令我不解?

其他解答: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good6103C7FB1AA9D1A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陳舒婷記曝氖吃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